钱币介绍
【异形平首布】战国早中期青铜币。行于韩国,流通于三晋、两周地区。因其首部左右两角向外伸出构成锐角,故名。平首,平肩,平(或三角形)档,方足。钱文或面、背皆有,或在背部。面部正中或有一竖纹,或从首部至足部有两道稍向外倾斜的竖纹。周缘有郭或无郭面文有卢氏金湿、俞金涅、金湿、等。背部有数字等。1950年以来河南辉县、陕县、新郑、洛阳、鹤壁屡见出土,尤以1981年鹤壁市出土的3000余枚最为重要。按形制有大、小两种:大型者形体博大,铸工精整。一般通长6-6.7、身长4.8-4.9、肩宽3.9-4.1、足宽4.4—4.5厘米,重15.6—19.5克,最重的达26.7克。小型者形体轻小,铸工较粗。一般通长4.6一5、身长3.3--3.5、肩宽2.6--2.8、足宽2.8-3厘米,重5-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