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介绍
乾元重宝是中国唐朝由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重宝”两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乾元年间发行,所以称为“乾元重宝”。民间俗称“乾元大钱”。唐肃宗乾元元年七月,御史中丞奏请铸行“乾元重宝”,以乾元重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乾元重宝钱径2.7厘米,重5.97克,钱文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政府于乾元二年铸行乾元重宝重轮钱,钱背面外廓双层,故叫“重轮钱”,到肃宗死后代宗继位时,便下令停铸大钱,独行开元通宝小钱。乾元重宝为圆形,内有方孔,铸有凸文“乾元重宝”四字,隶书直读。初铸轮廓深峻,后期较为轻小。宝应元年后所铸乾元小钱,背有星、月、祥云、瑞纹。乾元重宝初以1当开元通宝10,两种钱币同时流通。基本信息乾元重宝直径2.7厘米,每文重1钱6分,即5克,又叫“当十乾元”。每千文重10斤8钱。乾元二年又铸“重轮乾元重宝”,又叫“重棱钱”,1当开元通宝50。直径3.5厘米,重3钱2分,即11.94克(有人测定为12.3克),也有特小的,每千文重20斤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国家财政不堪巨大的军费开支重压下,唐王朝又发行了“乾元重宝”当五十的大钱,该钱背面的外郭为重轮,俗称重轮乾元钱,这种大钱3.6厘米左右,重约20克,每缗重二十斤,但是对“开元通宝”作价则为一当五十。这样,重轮乾元钱.“乾元重宝”。“开元通宝”三钱并行流通,仅半年,市面出现了混乱,通货贬值,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低落和私铸盛行,由于“开元通宝”每枚重四克,五枚即可私铸一枚重轮乾元钱,可获十倍的利益,良币“开元通宝”很快就在退出流通市场,而“犯私铸者日有数百,州县不能禁。”《新唐书·食货四》记载“法既屡易,物价腾贵,米斗钱至七千,饿死者满道。初有“虚钱”,京师人人私铸,并小钱,坏钟,像,犯禁者愈众。郑叔清为京兆尹,数月榜死八百人。”第五琦因推行货币减重政策,引起物价狂涨,被贬职。问题重重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接替第五琦为铸钱史的是度支郎中兼侍御史刘晏,他担任新职务后立即改行新的货币政策,注意了调整“开元通宝”与重轮乾元钱。“乾元重宝”的比例关系,逐步促成统一的币制。首先将重轮乾元钱改为一当三十,并抬高“开元通宝”钱,使其与“乾元重宝”当十钱等价,皆为一当十流通。虽然调整了三种钱的比值关系,但是使“开元通宝”也成为了大钱,货币贬值没有得到解决。修改制度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代宗继位,铸钱史刘晏又改“乾元重宝”以一当二,重轮乾元钱以一当三,基本上使各种铜钱都按照它的实际价值流通。但“凡三日后大小钱,皆以一当一。”更进一步将“乾元重宝”。重轮乾元钱的法定价值贬值到它的实际价值以下,安史之乱之后,朝廷财政更加困难。为此,御史中丞第五琦(“第五”是姓氏)建议发行虚价大钱,一当开元通宝十,被唐肃宗李亨采纳,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颁诏施行。乾元二年,第五琦得以升迁,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乾元重宝以大幅度的钱币减重进行贬值。比如重轮乾元重宝的重量不到开元通宝钱的3倍,法定币值却要等于开元钱的50倍。因此,私铸大盛。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因犯私铸罪而被拷打致死的就有800余人,但仍然屡禁不止。通货膨胀由于乾元重宝与开元通宝两种同时流通,人们往往将含铜量较高的开元通宝收藏,而将乾元重宝尽量出手,出现了“劣币驱良币”的现象。乾元重宝发行后,不仅不能解救朝廷财政困难,反而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米价高达7000钱,大批人饿死。史书记载“致物价腾踊,饿馑相望”。因此,这项币制改革遭到朝野责难。乾元二年(公元759年)11月,主持这项改革的第五琦被贬任忠州长史。草草收场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规定旧开元通宝钱与乾元重宝钱都当10文用,重棱乾元重宝钱当20文。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改重轮乾元重宝钱与普通乾元重宝钱为1当3(即当开元通宝钱3),乾元小钱1当2。3天后又改为一律1当1。于是私铸又转为私溶,每千个乾元钱可得铜20斤,可改铸开元钱3000多文,获利3倍多。这要先看看当时铸钱的历史背景。初行时尚可,愈后减重钱愈多,只求其形,无论轻重。因此,民间对初铸之官样钱,颇为珍惜,一到手就藏起来,不再流通。以致后世发现极少。并且,当时实行虚值的通货膨胀,给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雪上加霜,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中外皆以(第五)琦变法之弊,封奏日闻”。朝廷无奈将第五琦贬官,降低大钱比值,又以重轮乾元钱一当三,普通乾元钱一当二。其后,大小钱均一当一。自此大钱退出流通领域,多被熔铸为小钱。此二种版式本来铸量很少,屡经销熔,能够流存下来的已经是稀中之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