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介绍
顺天元宝是唐代安史之乱叛将史思明于乾元二年(公元 759 年)铸造的货币。史思明攻占洛阳后,自号 “大燕皇帝”。因军事上不顺利,迷信 “得壹” 钱是不祥之兆,便废止并收回了得壹钱,新铸 “顺天元宝”。推行新钱对老百姓而言,是换汤不换药,再次身受其害 。形制与 “得壹元宝” 相同,钱体较为厚重,直径一般在 36.5 至 37.5 毫米之间,也有超过 39 毫米的大型鎏金钱,极为罕见。材质有铜、铁等,铜质顺天元宝较为常见,铁钱相对较少 。面文为 “顺天元宝”,隶书书体,旋读(即按顺时针方向读)。文字书写古朴有力,布局协调 。版本较多,背上月版常见,其余皆少见。有背上月、光背、背月孕星、背下月等版别,曾经发现有一枚背穿上有 “天” 字者,现已流入日本,不知所踪 。此钱铸造量较得壹元宝多,有 “顺天易得,得壹难求” 之说,但历经时间变迁,今存已少。顺天元宝在收藏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价格因品相、版别、材质等因素而异。例如,普通品相的顺天元宝价格可能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而一些特殊版别、品相极佳的顺天元宝价格则会更高,甚至可达数十万元。在拍卖市场上,顺天元宝也时有出现,且成交价格较高。如 2011 年 5 月 15 日,一枚顺天元宝背 “千” 鎏金以 100 万到 120 万的估价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