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介绍
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开元通宝是闽国所铸的货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闽国经历了六个王爷,延续了三十六年,其货币版式仿照会昌开元钱,背穿上有一“闽”字,穿下有仰月纹;分大小两种,小为平钱,大为当十。材质有铜、铁、铅三种,钱体直径3.8厘米,穿径0.9厘米。铅钱面文真书,有隶书韵味,古朴粗犷,颇有意趣;铅质平钱背“福”字或“闽”字,铸造不精,存世量较少 。闽开元通宝的铸造,反映了当时闽国的货币制度和经济状况。五代十国时期的货币种类极多,但流存下来的非常少。闽国的开元通宝钱,版式仿会昌开元钱,钱背穿上有一“闽”字,过去曾被误认为是会昌开元。此外有铅铸钱,版式同铜钱,分光背无文、背闽、背福、背殷三种,后又铸开元通宝当十大钱,直径3.8厘米,字大而不工整,且有省笔缺画,背有星文、月文、闽字。另有铁钱,铅钱,版式同铜钱,存世较罕 。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由于福建地区缺乏铜铁资源,故此,王审之采用汀州宁化县出产的铅来铸钱。开元通宝背上福铅钱采用唐朝会昌开元形制,铸行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至闽国闽康宗通文四年(939年)。钱文“开元通宝”背上“福”字。隶书,对读。福是记铸地,意为闽都福州 。闽开元通宝铅钱为当十钱,直径4厘米,重27.9克。背穿上一“闽”字,下一月纹。十国闽开元通宝铅钱铸于后梁末帝贞明二年至十国闽国通文四年(916~939年),有小平钱、当十钱,小平钱一般直径2.2~2.4厘米,重3~4.5克,背面有“闽”、“福”、“殷”字或星纹等版别;当十钱一般直径3.6~4厘米,重12~33克,背文“闽”字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货币制度体现了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闽开元通宝作为该时期的货币之一,不仅在货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