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介绍
光绪通宝是清代钱币之一,清德宗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铸造。光绪通宝面文楷书或楷兼隶、楷兼宋三体;背文满、回文记局、记年、记吉语、记批次等多种形式。不论光绪通宝精彩绝伦的机制钱币,也不论光绪通宝之稀见怪异之版别,单就其普通寻常之大众制钱而言,光绪通宝钱币小巧俊美、端庄秀丽,也堪称翻铸制造之精华,其钱文书法继承和发展了咸丰钱币楷书遗风,纤细挺拔、刚柔相济,又超过了康干盛世。光绪钱是中国造币史上首次引进西洋机制造币方法铸造的第一批中国样式(外圆孔方)的行用钱。另有北洋造光绪通宝机制铜币,背北洋零用一文(公元1902-1908年)。光绪通宝面文多为楷书,少数局亦有篆书,背满文记局名,汉文年叫记年钱。另有背记值,星月纹及合背钱,一般径2--2.4厘米,重1.8--3克。广东,福建,天津,吉林有机制钱,山西宝晋局铸大通宝钱径4.8厘米,重24.2克,吉语钱等。重宝面文较通宝钱清秀工整,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名,汉文记值,传世以雕母为珍品,贵州发现一枚通宝当百小钱,径2.4厘米,重2.73克,雕母外围成椭圆形,中间方孔,及其稀少,目前多为传世品铸造局铸造光绪通宝的钱局相当之多,主要有宝泉、宝河、宝津、宝沽、宝东、宝福、宝广、宝晋、宝苏等诸多类型,根据系统的论证结果显示,在这么多的钱局当中,宝苏、宝广这两个钱局它们所打造的版本最为多。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宝津、宝河、宝直、宝云等局所铸之钱币。“简单说,光绪年间钱局远不及顺治、康熙盛世时规范条理,也不及咸丰乱世时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钱局虽然也有泉、源、河、津、沽、奉、云、东、福、广、晋、苏、蓟、武、漳、陕、昌、桂、吉、直等多局,但是各局所铸钱币既不象顺康期间的大型和统一,也不象咸丰期间的杂乱和各行其是,而是完全在小、精、巧、美上下工夫,如果按其形状,即使光绪通宝大样也只有顺康大样的2/3,比起咸丰大钱更加悬殊了,但是按其内容,却又比顺康单调的格局丰富多了,即使比咸丰也毫不逊色。收藏价值光绪通宝各个钱局的背星月共计究竟有多少版别,星、月、日的大小、位置、搭配,还有所谓的千字文等各种变化究竟有多少表现形式,恐怕没有一本书能够有完整的记载。不错的,古钱币的收藏史就是一部不断发现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的记录,在钱币爱好者地寻觅和收集中陆续增加着内容,北宋钱币如此、崇祯通宝如此,很多古钱币都是如此。光绪通宝之魅力,绝对不亚于当年珍妃,瑾妃的风采,正是因为人们忽视了对于光绪通宝的收藏和研究,解其中之味道者甚稀,往往是一种趋热性收藏,也导致了在光绪通宝收藏与研究的偌大空白,的确是应当加以解决的问题啊。古钱币收藏的乐趣就在于发现与研究,能够获得创造性的快乐;否则就只是简单盲目的追随,得到的仅仅是局限性的满足。往往收藏者喜欢按图索骥,固然最重要的原因是辨别真伪,但是不免亦步亦趋,缺少一些创造性的惊险与风光。其实笔者认为光绪通宝以其数量巨大可以防伪,以其多变版别可以发现,以其小巧清秀可以欣赏,以其至今少资料可以研究探讨,以其无权威论证可以畅所欲言,以其一直低价位可以购买投资,诸多魅力系于一身,真是无可限量的好藏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