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通宝是大明王朝于永乐年间铸造的年号钱。明初推行纸钞为主的货币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宝钞,铜钱铸禁无常。朱棣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举措。外交政策上,朱棣一反明初闭关政策,实行“怀柔远人”的对外开放政策。出于外交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永乐六年(1408年)开铸永乐通宝钱,永乐九年又差官于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布政司铸永乐通宝钱,用于对外贸易和赏赐。简介永乐通宝钱书法绝伦,铸工精湛,整齐划一,是中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这些铸造精整的永乐通宝钱主要用于对外贸易,为明初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600年前的国际贸易硬通货。邻国日本、越南等也曾大批仿铸使用永乐通宝钱,如今所见永乐通宝钱背“治”、“木”等字的皆为日本所铸。版式特征永乐时期开铸永乐通宝的钱局有北京、南京、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六处,其版式的差别,微乎其微,为铜色紫红,真书直读,全部为小平钱,光背无文,没有折二以上的大钱。钱币直径2.5厘米,重4克左右。钱面文字“永乐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其文字笔画清秀。制作上铸工精湛,整齐划一,钱文秀逸,是中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永乐通宝钱中也有折三黄铜大钱(背三钱),其钱径达到3.4厘米,文字清晰,形态古朴,但传世仅一枚,为孤品(现存上海博物馆),此钱史书上并无记载。而且当时正禁止用铜钱,应属试铸品并未发行。“永乐通宝”如今没有发现有大型的折十钱。关于永乐大帝永乐通宝为永乐大帝所推出,以其年号“永乐”命名和铸造。我们常说货币背后是文化,每枚古钱都蕴含丰富的文化讯息,了解永乐大帝的文治武功和治国方略,对深入了解永乐通宝的历史背景大有裨益。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他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与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携带了大量的永乐通宝钱。郑和庞大船队每次都达200多艘船,2.7万多人,船上满载金银宝货、丝绸和青花瓷器。金银宝货以铜钱为大宗,因当时西洋、南洋许多国家流通使用中国铜钱,《瀛涯胜览》曰:“爪哇国通用中国历代铜钱,旧港国亦使用中国铜钱,锡兰国尤喜中国铜钱,每将珠宝换易”。有些国家还专门大量输入中国铜钱,如邻国日本就输入许多明钱,以洪武钱和永乐钱为最多。2011年,美洲加拿大育空邻近阿拉斯加地区发现康熙通宝,同时的报道指出1993年曾出土永乐通宝,同时有猪骨头。阿拉斯加地区在明代是没有猪的。这枚永乐通宝与猪骨头如何埋在这里?2007年美国寻宝网Treasurenet有人展示了在俄勒冈发现一枚永乐通宝,接着,又有人展示另一枚。 当地Wishram民族女性用中国古铜钱作头饰,Tlingit族男性用铜钱做盔甲,证明当地中国铜钱很多。这些铜钱也有清代的。是否有明代永乐钱,暂时没有数据。但是根据上面的三枚永乐通宝,极有可能这种风俗是从明代开始。 《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文献,由明代人绘制,不是利玛窦创作,已经有大量事实证明。郑和下西洋远达美洲西部,应无异议。发现情况永乐通宝钱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货币。永乐通宝钱在国内出土的数量不多,甚至许多明清时期的钱币窖藏不见一枚。但在南海和国外很多国家地区却有大宗发现。20世纪70年代在东沙、西沙群岛的水下考古发现,被认为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沉船所遗下的铜钱,永乐通宝钱数量非常巨大。如西沙群岛第一次清理古钱,约80706枚,其中永乐通宝49684枚,占61%强。第二次清理能看清文字的铜钱有1995枚,永乐通宝1215枚,占明钱的91%。在东沙群岛清理古钱,发现明钱有大中通宝、洪武通宝、永乐通宝三种。国外考古中也有大量发现。如1930年入田整三对日本48处所发掘铜钱的分析统计,总数有554714枚,中国钱占99.8%,其中永乐通宝有29225枚。南中国海及环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从肯尼亚、坦桑尼亚到阿曼、伊朗,从斯里兰卡、印度到泰国、马来西亚,都有出土发现永乐通宝的记录。国外的印记正因永乐通宝在东亚地区的广泛使用,日本战国时代以及安土桃山时代的多名武将将其绘于自己的军旗之上。如织田信长、黑田孝高、仙石久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