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通宝
大字阔缘小平
钱币版别

太平通宝 大字阔缘小平 正面 太平通宝 大字阔缘小平 反面
正面图
背面图
太平通宝 大字阔缘小平 评级 八级评级 八级
版别详情
面值
小平
书体
隶书
朝代
北宋
材质
黄铜
直径
25mm
版别特征
大字
阔缘
相似特征版别
版别简介
四字比例大,外缘宽
钱币介绍
太平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铸行,宋代第一种年号钱,隶书、篆书对钱形制。介绍太平通宝方孔钱币,中国历代王朝多有铸造。以其用途,可以分为行用钱和厌胜钱(俗称花钱)两类。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南宋高宗朝前后,南宋高宗建炎年间李婆备起义军,辽圣宗太平年间,明孝宗弘治年间大理国,清代天地会和小刀会起义军,等,均铸有太平通宝。安南(今越南)、日本等国,历史上也铸有太平通宝。安南顺化太祖阮璜,公元1627年铸太平通宝;日本镰仓时代(1192-1338年),民间亦私铸有太平通宝。北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公元984)铸,为宋代第一种年号钱。太平兴国(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是北宋君主宋太宗赵匡义的一个年号,共计近8年。吴越忠懿王钱俶亦用该年号纪年(976年十二月-978年五月)。隶书太平通宝,存世量巨,钱文大气磅礴,古拙雄强,雄浑而飘逸,传为太宗御书,钱径25mm,穿径6mm,廓厚1mm,重4克左右。篆书太平通宝,1995年5月出土于山东省济南市小清河北部地区,古篆书体,直读,光背,铜质,钱径25mm,穿径6mm,廓厚1mm,重4.3克。从钱币形制、钱文风格、铸钱工艺以及钱币的共通时代气息判断,篆书太平通宝,可以断定是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铸行。与太平通宝隶书钱币,形成宋代的第一种对钱。只是因为太平兴国时期,为太宗的第一个年号,时间不足八年,其时太宗刚刚登基,政、战事忙乱,内稳帝位,安抚人心,外迫吴越纳土,平北汉、征辽国,试图统一交趾(今越南),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因此,铸行的太平通宝钱币,隶书钱币推行开来,得以流通全国;篆书钱币试铸后,因为时机不成熟或某种意外变故,却未能铸行天下。太平通宝篆书小平钱的发现和肯定,聊补宋代钱币史缺,与隶书太平通宝一同,可以确定为中国货币史重要时期的纲要钱。开宋代以后中国铸币年号钱、对书钱和御书钱之先河,并形成传统、制度,绵延三百余年,是中国历史货币发展的重要阶段。历史起因公元976年,宋太宗即位,改年号“太平兴国”,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为了政治平衡和安抚人心,对于此次皇位更替涉及的关键人物,都做了必要安排。任命其弟赵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封德昭为节度使和郡王,德芳也被封为节度使。太祖和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太祖的三个女儿亦封为国公主。太祖的旧部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曹彬和楚昭辅等人都加官晋爵,他们的儿孙也获得相应的官位。而一些太祖在世时曾经加以处罚或意图惩处的人,太宗都予以了赦免。976年,宋太祖驾崩,太祖之弟赵匡义以“金匮之盟”名义登基,是为宋太宗。太宗改元太平兴国,铸太平通宝。据《宋史·食货志》载:“初,太宗改元太平兴国,更铸太平通宝。淳化改铸,又亲书淳化元宝,作真、行、草三体。后改元更铸,皆曰元宝,而冠以年号。”太平通宝,铸造于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形制和宋元通宝相似,钱文书体真书兼八分,光背或有星月纹,以铜质小平钱为主,另有铁钱和铁母,版式有小平、折二、折五和折十。当时福建建州,也曾短铸太平通宝,背巨星纹,折十型,铁钱,因其铸时短、铸量少,又因是铁质,存世罕见。太宗亦铸有金质、银质太平通宝宫钱,钱文真书、隶书均有,专门用于赏赐。金质太平通宝,中国国家博物馆有藏;银质太平通宝,偶见于国内某著名藏家。
最近成交
【极美88】太平通宝大样
【极美88】太平通宝大样
保粹88 | 尺寸:25.1*1.3mm | 重量:3.6g
成交价
成交时间:2024-11-25
查看价格
【极美85】太平通宝 大字阔缘
【极美85】太平通宝 大字阔缘
保粹85 | 尺寸:25.2*1.0mm | 重量:2.7g
成交价
成交时间:2024-09-27
查看价格
【极美88】太平通宝大字阔缘
【极美88】太平通宝大字阔缘
保粹88 | 尺寸:25.7*1.1mm | 重量:3.0g
成交价
成交时间:2024-08-08
查看价格


线

微拍堂官方客服
×